引用:没有一家企业不需要战略,也没有一家企业不面临竞争。
《善战者说》是一部很优秀的分析《孙子兵法》的著作,作者是拥有军事学与管理学研究双重背景的北大教授宫玉振。他从“学会战略性思考”这一主题入手,打破了《孙子兵法》的篇章结构,系统阐述了《孙子兵法》于管理和经营的启发与启用,协助管理者也成为一个善战者。这也是我打算写读书笔记的第一本书。
本篇内容只是拆解了书的前言部分,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读起来的话需要不少时间,所以会分篇整理读书笔记。
《孙子兵法》vs《三十六计》
很多人会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但他们是有根本差别的。
《孙子兵法》是目前中国存世最早的兵书,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兵书,它的作者是孙武,成书于春秋晚期。而《三十六计》产生的时代一般认为是明清时期,真正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则是在民国以后了。而这个时代产生的兵书,跟春秋时期相比,在境界和层次上都是有明显差距的。
《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是用兵的大“道”,而《三十六计》讲的是谋略,是兵法中的小“术”。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孙子兵法》像武林绝学《九阴真经》,那《三十六计》大概就是民间流传的“分筋错骨法”了。
为什么要读《孙子兵法》?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越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越应该静下心来,读一读经典的东西。而《孙子兵法》是世界上公认的战略学经典著作。虽然当今世界,很少有人会像战争中的军人那样每天都在直面生死,但是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成功与失败却无处不在。而战争无疑是一种最强的竞争形态。所以,我们可以把《孙子兵法》堪称一部竞争理论的专著。而用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环境中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并找到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首先《孙子兵法》讲的到底是什么?
有三句话很精彩,每句中有一个关键词,我们把这三个关键词找出来,也就了解《孙子兵法》到底讲的是什么了。
这三句话是:
1.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够仔细规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够获胜。
2.而且,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甚至可以不战而胜。
3.这种东方的侧重于用战略智慧来击垮对手的战略思想与西方大不相同,后者强调通过行动(比如说发动大的战役)来取得胜利。
从这三句话中可以概括出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战略、不战而胜、智慧
接下来,我们便一个词一个词的分析。
战略:《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战略的书,它不是讲战术的,它从战略的高度解释了战争取胜的基本原理,是一部关于战略的经典著作。而我们学《孙子兵法》就是为了学会战略性思考。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性的错误想来都是最致命的错误。如果你的战略本身就是错误的,即使战术和执行能力再强,也是南辕北辙,无法挽救战略带来的损失。例如有太多的人关注与那些他们无法取胜的战斗,或者无法取得决定性意义的战斗,却疏于取得和利用那些决定性的胜利,这便是战略的失策。而清晰的战略才有助于把资源和能力整合到最关键的地方,赢得决定性的胜利。
不战而胜:这是《孙子兵法》所有理念中的核心。孙子是一位将军,却强调不战而胜,可见,他已经超越了战争去看战争。同样,竞争者也要超越竞争去看竞争,要学会用最小的成本,去取得最大的胜利。而这也曾成为美国制定对苏战略的核心理念,是美国成为冷战胜利的最大受益者。尼克松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名字就叫《1999,不战而胜》,直接用了孙子的理念。
智慧:中国与西方战略思维的最大不同概括的说就是四个字:以智克力。通过智慧来战胜对手的蛮力,让对手的力量优势发挥不出来。诙谐的说,西方人的取胜思维基本上是:你强,我比你更强,而中国人的取胜思维则是:你强,我让你强不起来。例如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一步步瓦解一个看似强大的战力系统。这种思维的关键是:你虽然有资源有实力,但我想办法让你发挥不出来,而我的优势可以发挥出来,我就可以打败你。
所以《孙子兵法》到底讲的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两点就够了。第一:最好是不用打就能赢。第二,如果非要打,要用智慧去打,要用战略打,要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胜利。
这,便是我对孙子兵法的初步认知。

Last modification:May 3rd, 2021 at 03:16 pm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