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战争角度分析了战国时代的秦国一步步强大起来最终统一全国的原因。读来酣畅淋漓,丝毫不感觉枯燥。

我也是很喜欢战国时代的历史,看过不少相关书籍和电视剧。战国是一个看似统一实则分裂的乱世,这段时期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出了大量的人才,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战国时代一定是个很好的例证。

从战争的角度,难免要考虑到《孙子兵法》这部专写战争的著作。孙子指出:一场战争能否能胜利,要从“道天地将法”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看他的战争过程。
我之前看待战争是很片面的,认为将军才是左右一场战争的主要因素,打了败仗只能说明是将军的无能,但这种想法是片面而错误的,一个优秀的将军虽然能左右一场战争,但这毕竟不是主要的。

记得几个月前热播的《大秦赋》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五部,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良心的剧了。但这个系列的剧一直以来在豆瓣的评分都是很高的,但这部结局之作却遇到了最低评分。很多观众投低分是因为感觉这部剧太拖沓了,七十多集的电视剧,到了六十集还没有灭掉一个国家。灭六国所占的篇幅甚至还不如嫪毐叛乱所占的篇幅高。剧中大型战争的场面很少,而在权力、外交上的笔墨比较多。我感觉作者这样安排也挺合理的,因为这些才是左右一场战争的基础因素。

在这部书中,通过作者不一样的角度更全面的看到一件事情,我认为这是这部书最值得读地方。
令我最最触动的就是长平之战的赵括。我们认识他,大多是源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这虽然是对这位刚刚上战场的将军的一个正确的“介绍”。但这是很片面的。这个成语往往对后代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你理论知识再强,也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我感觉这个评价对这位将军非常的不公。
对于这位赵括将军,历史上与他相关的战争记载,可能只有十年前的那场随父出征的阏与之战,据说这场战争胜利背后有赵括在做参谋。历史上对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分析原因是:赵王任用理论知识超强的赵括为将,改用廉颇的防守政策为攻,最终进了白起设计的包围圈,因此导致了赵国的失败。
但分析起来,它的背后有一系列的原因,我认为作者说的这段话非常的好:

我们看历史书时,要秉持一个很重要的态度:不要盲目相信史书中的描述,尤其是史书中的因果逻辑。还原到历史中,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重要的决策,都包含着诸多综合考量。做决策的历史人物也并非都是二百五,看似很莫名其妙的决定,其实都有着很深的逻辑和原因,拨开历史的迷雾,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他们真的是迫不得已。

例如:廉颇为什么会采取防守政策?为什么会换廉颇?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真的是一无是处嘛?

廉颇为什么会采取防守政策,因为他之前也打过,但是没打得过。因此做好防守,足以看到一个老将军的稳重。但防守战是很耗费国力的,秦国和赵国同样耗不起,于是这时候就有了秦国的反间计,赵孝成王开始考虑那位理论天才替换掉廉颇,换掉廉颇就是要开始转变防守政策了,这不是赵括的意思,这是两个综合实力大国秦国和赵国的意思。

于是,长平之战真正打响了。在他的对面,是一个被称为“杀神”的名将白起。

临阵换将的赵国军队表现并不差,因为据白起给秦王的报告中,他是用惨胜来描述这场战斗的。秦军死伤过半。史书上是说,赵括中了白起的计,进了包围圈,但我感觉很奇怪,包围得在具有十足的人数优势时才会发挥到作用吧,双方人数相当,这样的包围站合适吗?事实是,赵括一次次的冲击终没有冲垮“杀神”的包围圈。在被围困了四十多天后,赵括被秦军射杀,赵国十几万军队投降。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结果对那场战斗的领导人同样是残酷的,我们都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但这是十分片面的。

他熟读兵书,论起来带兵打仗,连他的父亲也说不过他。
他临危受命,第一次实战面对的就是强大的战神白起。
他沾沾自喜,但连他的母亲也看不起他,认为徒有表而无实。在他出战前,他的母亲找到赵王,说:用我儿必败,如果真的打败了,别怪我没提前告诉你。
他上战场的时候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和秦军相斥数天,秦军死伤过半,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人。在赵军被秦军围困的四十天内,赵国军队没有发生叛乱,甚至镇定地驻寨造营,始终让秦军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但最终他在突围了四五次还没有成功时被秦军射杀了。随后赵国十几万军队便投降。
这场战斗结束了,他成了赵国的罪人,背上了千古骂名,甚至两千年后,连刚刚读书的小孩子也会耻笑他,这赵括真是个白痴。

但这对他而言,公正吗?

Last modification:June 16th, 2022 at 02:37 pm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